多宝体育,多宝体育官方网站,多宝体育APP下载
1999年至2008年,上海中学形成了第一版校本发展课程纲目——课程图谱,2010年、2012年、2014年又更新了3版。课程图谱分为资优生德育课程子图谱(创建39个科目的150多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学习领域课程图谱(创建7个学习领域14个学科范畴的500多个科目供学生选择学习)、优势潜能开发课程期望图谱(生物学等10多个专门领域供学生选择学习)三大部分。2010年,上海市教育部门充分肯定了上海中学的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相结合的创造性实践成果,为此专门发文推广,自此上海共有20余所高中和4个区参与此项目。学校这项实验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进入新时代,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上海中学把握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求,高品质实施新课程,在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养提升方面形成了切合学校发展特点的思考,在高标准实施国家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同时,在规定课时中选择增加学科课程“溢出内容”的延伸与拓展,用足用好新课程提供的选修课程开发空间,更新完善超过500门选修课的课程图谱,体现了学校育人情怀的高度、因材施教的强度、探究精神的深度。
1993年6月,唐盛昌引领上海中学创办了上海中学国际部,成为公办学校中开展海外人员子女教育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在办学过程中,上海中学国际部强调“尊重国际格局、坚守中国特色、把握教育主权”的原则,同时注重推进国际教育实践经验迁移与本土化改造,成为一块本土孕育教育对外开放智慧的成功试验田,打造服务上海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国际教育“金名片”。2025年,国际部在校学生已经突破3500人,国际教育质量在国内外同行中位居前列,注重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明。
2013年,上海中学新任校长明确了“构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创新型基础教育顶尖名校”的办学追求,形成了担使命、育英才的九大支柱,即:志存高远的资优生德育体系,与世界名校比肩的研究型、创新型高中新形态,数理化强潜能学生培育体系,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视野下的大中学合作育人体系,“高立意育德、高思辨育智、高互动育才”的课程教学体系,与上海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求匹配的高端国际教育本土化实践体系,让学生在科学海洋里遨游的科技教育体系,高素质专业化研究型教师成长体系,数字化转型视野下的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系统。
上海中学探索以“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为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近年来,学生共获得学科、科技方面国际奖项40余个,国家奖项300余个,上海市市级奖项近2000个。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是以上海中学王超昊、魏洵婧两名学生的名字命名的。学生通过高中阶段参与以科技、工程实验班为代表的强化模式、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实验组为代表的一般模式、以“导师制”计划为代表的整合模式学习,主动选择创新平台体验、开展课题项目探究等,形成了基于自身志趣、聚焦领域的专业取向选择。上海中学40%的毕业生选择进入国家“卡脖子”领域专业深造。
经过17年探索,上海中学蹚出了一条“聚焦志趣,激发潜能”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新路,即:开展关注学生责任增强与思想境界提升的资优生德育工作;为学生提供促进“志、趣、能合一”的多元课程;通过数字技术与专门领域的整合,激活学生潜能;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质性合作,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搭好“引桥”。该探索成果获得首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中学探索实施基于学术志趣导航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获得上海市教育部门的肯定。《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的建议》被上海市相关部门采纳并融入上海市《关于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实施意见》。
上海中学着力构建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课程选择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潜能,实现个性化成长。课程体系由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优势潜能课程组成。其中,必修与选择性必修课程注重将国家要求与学校实际结合,更新迭代《上海中学学科教学纲要导引》,侧重对学科结构的把握与学科发展成果的融合;选修课程以学校课程图谱更新为主线,涉及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七大领域的500多门课程;优势潜能课程注重“挖潜”,提供内容略深于大学预科的专门课程、探究课程、竞赛课程以及大学先修课程等,让学生会学会玩,逐步找准个人生涯发展定位。
学校课程改革伴随着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走向深入,上海中学“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模式:“高立意”指教师在通晓学科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育内容中隐含的思想精髓,注重学科专业教育与德育融合;“高思辨”指强化在教学内容重组与方式选择中启迪学生智慧,激活学生内在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增强思维的首创性与灵活性;“高互动”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在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师生对话、多元空间交流。“高立意、高思辨、高互动”教学促进上海中学的教育质量自1995年以来在上海市连续30年位居前列。
2014年,学校与复旦大学合作推进“学术兴趣及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由复旦大学派出教授专家来校,与学生进行小组开放式探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大学导师及中学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术探究共同体,培育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素养。10余年来,形成包括“Officehour”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多领域学科讲座、文理兼修的学科微课程、暑期延伸课程、线上教学辅导或慕课课程、科研实践项目在内的“六位一体”导师制形态,该实践成果获得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